【职教发展】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智库科研成果

2021-10-28

1177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经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第二届教代会、2021 年 9 月 9 日第 32 次党委会审议通过)

一、发展环境

(一)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 1.5 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 2倍以上,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这种需求在建筑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制造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尤为明显。以建筑业为例,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5年,建筑业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由现在的 300 万人上升到 1000 万人,增幅高达 700 万人。新技术新业态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产业结构快速升级,职业迭代频率成倍上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与技术技能也因此成为就业竞争的关键。

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双重提升的背景下,对原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发展核心要务。

(二)职业教育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更加明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国教育大会后,国家和省政府密集出台了诸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职业教育新政策的密集出台也引起了新一轮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与优化,职业院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不进则退,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信心,直面问题,抓住关键,深化改革,勇于创新,齐心协力做好学校建设工作。

(三)学校实现现代化的办学基础与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70年职业教育历史积淀和近2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学校改革成效明显,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为厚重的发展基础。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成功试点,获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的优异表现,标志着学校在办学环境、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治理体系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各方面建设一直处于省内先进行列,为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时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强校,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精准发力。当前,学校发展存在着教育观念不够先进、办学定位不够清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不够紧密、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专业和课程建设与行业企业现有技术衔接机制不够直接、衔接内容不够精准,师资队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不够充足、结构不够优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度不够充分、范围不够广泛,治理体系与制度建设现代化程度不够先进、系统化程度不够完整等影响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建筑行业和辽宁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高标准加强党的建设,高标准推进校企协同育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高标准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标准优化办学环境,高标准深化教学改革,高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高标准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高标准建设校园文化体系,创新办学体制,创新育人体系,创新教学模式,高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关键在党。必须牢牢掌握党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着力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全面发展为基准,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服务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学校发展要适应建筑行业和我省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并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训育并举,为辽宁全面振兴与全方位振兴厚植技术技能人才优势。要不断满足社会对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不断推进个性化教育进程,服务学生社会化进程和个性发展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全过程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要条件。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跨界性本质特征,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二级学院要不断创新与产业合作形式,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及其资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应用技术研发、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力度,积极构建专业与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将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育人模式。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教育资源,广泛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升学校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解决学校发展难题、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法治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的可靠保障。要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更加注重学校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更加注重保障广大师生权益,保障师生员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发展目标与具体指标

(一)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学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全面确立。学校发展规模稳定,办学环境全面改善,以土木建筑、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以交通运输、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补充的多类型专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办学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治理体系、文化体系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形成。

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训能力、治理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能力全面增强,社会声誉、师生员工获得感大幅提升。学校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二)具体指标

1.党的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学校党建基础工作全面夯实,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的建设成果丰富。培育 5-10 个党建工作标杆院部、10-15 个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形成 3-5 项省级以上党建成果奖。学校成为辽宁省“三全育人”典型学校。

2.多专业群稳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

到 2025 年,学校以土木建筑、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以及交通运输、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补充的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在主体专业群中探索开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总数控制在 30-35 个,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在校生控制在 10000-13000 人,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三个专业群,其中,1-2 个专业群争取成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3 个专业群成为省域高水平专业群。

围绕重点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 10-12 个骨干专业。

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总数控制在 8-12 个,在校生控制在 700-800 人,重点建设与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对口专业。

全校年底年均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 98%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3.现代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全面形成

到 2025 年,学校以产教融合为基本要素、以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和“1+X”证书为基本遵循、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和订单教育为基本框架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形成。遴选培养 2-5 个学徒制示范专业。

国家颁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专业全面实施“1+X”证书制度。

推进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装配式建筑业、现代信息业、智能制造业等产业二级学院 2-4 个。

吸引行业高端技术人才进驻学校,重点建设企业专家工作站10-12 个。

4.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应用

推广模块化协作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混合式教育服务,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

到 2025 年,智慧校园全面建成,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的模块化课程得以全面实施,教师分工协作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形成,一批适应新模式的校企合作开发的精品在线课程和教材得到广泛应用。

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3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5-20 门,重点建设专业全面实施模块化教学,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 20-25 门,开发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3-5 部。

5.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按照功能多样、校企协同、虚实一体升级校内实训基地,整合建成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建筑设计与 BIM 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与智能电子产品开发技术等应用技术协同中心。

每个重点建设专业群要建设 3-5 个产教融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全校校外实训基地总数不少于 300 个。

年均学生获得国家技能大赛奖项 3-5 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0-15 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10-15 项。

建成 1-3 个省级及以上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或培训学院),校企合作开发培训方案 10-15 个,年均社会(企业)培训不低于15000 人日。

6. 高素质团队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形成

到 2025 年,学校教职工总数控制在 750 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 550 人左右,双师比达到 85%以上。

与企业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4-6 个。

以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为重点,组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1-3 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 3-5 个。

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10-15 项,获批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 500 件以上;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不少于 15 篇,获批省级及以上教研课题不少于 50 项、科研项目 10-15 项。

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 5-8 名,省级以上百千万人才 10-15名。

教师年均获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奖项 10-15 项。

年均聘请企业专家进校园为师生开展高端技术讲座不少于100 小时。

教职工福利待遇持续提升。

7.文化育人机制全面建立

学校基本设施满足教育教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学环境大幅度改善,校园文化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文化人机制进一步完善,“鲁班”文化特色更加凸显。

学校核心文化理念进一步凝聚,文化体系更加成熟,核心文化理念在制度固化、环境外化、行为内化等方面更加深入。

多校区功能划分更加合理,校园绿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与学校文化相得益彰,“绿化、美化、文化、智能化”四位一体校园初步建成。

8.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深入

学校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责任、路径与策略更加清晰,多样化合作平台全面建立,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准显著提高,“鲁班工坊”建设成为辽宁省高职教育对外合作的样板。

到 2025 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院校开展合作项目 3-5 个,与欧美等职业教育院校开展合作项目 2-4 个。

输出培训课程 8-10 门,学生互换不少于 100 人次,在国(境)外中资企业顶岗实习学生 10-20 人次,组织骨干教师境外培训30-50 人次。

参加国际性技能大赛 15-20 人次。

9.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全面完善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决策机制更加健全,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形成。

党的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学校章程和制度执行更加有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环境。

学校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应有保障。

四、主要任务

(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强化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坚持办学的政治方向,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加强政治引领,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标准,坚定师生政治信仰,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树牢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科学构建组织架构,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政治素养和教育理念考察,把准把严干部政治标准,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培训,多途径强化干部政治实践历练,坚定干部政治信仰。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干部立足本职担当作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积极拓展服务功能,着力提升组织力,深入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组织员, 推进学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提质增效。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和评价入党积极分子的首要标准,把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作为重点,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具活力,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把广大师生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政治监督。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党规,认真分析学校政治生态状况、教职工思想认识特点、制度建设推进情况、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等,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展监督范围、增强监督实效,通过巡视巡察、参加会议、专题会商、谈心谈话、检查调研、审核把关、执纪审查、责任追究等方式强化政治监督。

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宣传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新部署,建立健全日常廉洁教育和重要时间节点廉洁提醒机制,对党员干部开展集中警示教育,以案示警、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引导教职工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完善廉政制度体系。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不断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重点岗位,重点监控,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构建适合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体系

3.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调整专业结构。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专业建设水平、就业质量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建立专业退出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巩固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优势,适当增设电子与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主动撤销与建筑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吻合度不高、招生难、就业质量差的专业。

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加大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软件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群骨干专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持续健康发展。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推进优势专业及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4.推动专业群协调发展

深化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现代化特色专业群建设。

优化专业群布局。对接建筑行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长期办学形成的优势,学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群布局,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计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现代财经管理、现代服务 7 个领域开展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三大专业群,使其全面进入省域高水平专业群行列,维护和发展好学校的办学优势。

科学调整教学组织结构。根据专业群建设要求整合优化教学组织机构,建设专业群共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夯实专业群教学质量基础。

(三)稳定办学规模

5.完善招生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的分类入学评价体系。适应“职教高考”改革的要求,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的分类考试管理,积极吸引各类生源来校学习。积极落实中高职贯通、职普融通培养政策,精心设计并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满足考生高质量继续学习要求。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开展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拓宽招生渠道。

改革招生组织体系。坚持“内外结合、多方联动”的原则,在不断优化招生团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固的校企办学联盟、校际办学联盟,校企、校校联动,多方共赢。

6.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完善就业“三包”机制,夯实就业主体责任。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特殊群体高质量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核查机制,确保就业去向落实真实。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创业质量。

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体系,允许学生用创业成果替代相关选修课程学分。引入企业相关资源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推广创业导师制,鼓励参加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做好就业指导,端正广大毕业生择业观和就业观。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以产业领军企业为核心,升级现有就业基地,稳定就业去向落实率。认真组织大型招聘会,提高招聘会质量。建好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多样、更好质量的就业选择。组织好征兵工作,引导学生到军营建功立业。重视毕业生专升本工作,提升专业本录取率。

完善毕业生信息跟踪反馈机制。以学校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扩宽毕业生信息反馈渠道,提高反馈信息质量,主动利用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满意度。

(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7.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开展产教融合发展计划。建好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发挥辽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的纽带作用,完善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机制,改善集团成员结构,增强集团成员粘性,提高集团运行效率。

建设产业(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或培训学院)。与行业管理机构或产业领军企业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研发、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同育人合作,推动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并成为学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专业群为纽带持续完善企业专家工作站。动态调整专家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工作站常态化运行机制,提高工作站运行效益,使其成为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传播基地,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培养方案与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应用技术研发基地。

8.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动计划。开展教学贯标活动。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常态化运行机制,适应新的生源群体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以学分制为框架,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本遵循,针对不同生源群体,灵活学制,分类管理,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发布程序,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

逐步扩大现代学徒制覆盖面。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创新理念,在产业二级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并以学徒制为基本框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规范推广订单教育。除实施现代学徒制专业外,其余专业中30%以上的学生进入订单教育范畴。

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妥善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建立校企协调机制,加强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建立实习教学科学评价体系。

9.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按照固本强基、结构优化、多元共建、兼顾长远的原则,实施实训基地升级工程。

整合优化现有校内实训资源。认真落实各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统筹教学、证书鉴定、培训、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的要求,统筹实体与虚拟体系,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校企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建筑 BIM 技术、建筑设计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与智能电子产品开发技术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使其成为校企协同育人中心。

开展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以产业为依托,以重点建设专业群为引领,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升级,在领军企业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满足现代学徒、订单教育、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需要。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

(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0. 大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经常性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推广情景式、案例式、活动式教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建好思政理论课。改革思政课教师考核办法,建强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团队,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堂。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梳理整顿全校性选修课,进一步加强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职业道德等选修课程在选修课体系中的地位。开展职业精神专题教育。开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精品在线资源库。加强劳动教育,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度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强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遴选课程思政典型教育案例。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聚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按照标准配齐心理咨询队伍,提升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能力。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测评,改进心理咨询服务,健全心理问题跟踪机制,建设心理发展辅导与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开展心理剧创作大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加强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按标准设置岗位、配备人员,进一步落实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强化系统培训,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开展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和辅导员能力大赛,宣传推广优秀辅导员的管理经验,促进学生管理水平提升。

11.推进课程体系重构进程

构建适应专业群发展的课程体系。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设置公共基础课,重构校级选修课,提高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构建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

实施“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提高证书通过率。

不断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研究制定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方案,积极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课程。

完善学分制。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学校学分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证书、技能大赛获奖、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学分认定办法。

12.创新教学组织形态

开展“金课”建设工程。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注重课程思政,推广行动导向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评选推广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健全教材开发与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对技术变化快的专业课程倡导使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建立课程、教材常态化评估与更新机制,夯实教学质量基础。建立健全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确保全面课程使用新近更新教材。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秩序,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考试制度,提高过程考核的有效性。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严格考试纪律,完善学生学习过程检测、评价和反馈机制。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完善校企协同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13.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设计德育目标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察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选修课程体系,并将其学分纳入学生毕业的标准;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将参与劳动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学生学业标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评价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严把出口关,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

14.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院校建设。

不断完善学习空间。适应新一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智能学习需要,进一步完善智能教学环境,分步开展教室智能化改造工程和机房升级工程,加快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训室、虚拟工厂等智能学习空间建设。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不断挖掘图书档案资源在教学和管理中的潜力,开发数字化图书档案资源,开展多样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持续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主动融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名校名师网络课堂等教学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辐射面,引进一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开发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项目,遴选一批混合教学示范课,积累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服务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变革。针对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研发课程包、课件包和资源包,建设一批通识课程、五分钟课程、全媒体数字教材课程等专项共享课程,提高教育供给精准度。探索智能教学助手、人工智能(AI)教学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

提高智能管理水平。完善校内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和后勤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深化大数据应用,合理利用第三方评价,大幅度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精准化水平。

(六)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15.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坚持正确的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落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标准。规范人才引进工作程序,严把政治关。抓住重点,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全面优化重点建设专业群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一批有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素质的专业群(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充实专任专业教师队伍,保证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推行“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模式,选聘一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

16.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等为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师德督导,把师德表现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完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机制,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与宣传,教育和引导全体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学,以德立教。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全面落实教师 5 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继续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队伍。组织开展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专业教学法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与教材编写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1+X”证书设计实施能力等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改革活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实施全员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持续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落实专业教师五年累计不少于10 个月企业实践制度。选择专业群相关领军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通过跟岗访学、顶岗实践等方式,提高青年骨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获取专业领域职业证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不断完善教师教学协同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教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鼓励教师跨院部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完善校企协同工作机制,开展集体备课、模块化教学、协同教研,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标准建设、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改革等水平再上新台阶。

以赛促建。继续组织好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展现教师行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实施的能力。

17.创新教师绩效评价模式

完善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行为准则,不断完善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进一步破除“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身份、唯奖项”的顽瘴痼疾,推行代表作成果评价,推行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人才称号不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确定薪酬的依据。强化一线学生管理在职称评聘体系中的地位,把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

建立健全教职工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的正确导向,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考核,强化认定结果运用。

改革分配制度。按照“三定”工作要求,科学设置编制内外岗位,规范编制外用工,明确岗位数量,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标准,防止乱设岗位、人浮于事、职责交叉、管理重叠、资源浪费。科学优化薪酬体系,设立贡献奖,改善绩效工资结构,维护和发展好教职工利益,促进教职工福利待遇稳定增长。

(七)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

18.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重点服务区域企业特别是区域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完善科研成果认定与转化制度,促进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等成果转化。

加强教学研究。组建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组织开展主题调查研究,深入职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寻求破解职业教育难题和学校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策略与办法,为学校综合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深入开展案例研究,推广德育特色、课程思政、课堂革命等典型案例,提高教学研究价值。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有效防范科研工作中的“四风”问题。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健全学术道德评价制度体系,把科研诚信要求融入科研管理全过程,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人员依法惩处。

19.大力开展培训服务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辽宁全面振兴,适应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需要,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社会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制。制定出台责任明确、利益分配合理的培训制度,健全激励政策体系,鼓励二级教学单位、技术应用中心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通用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等综合性培训,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和健康卫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

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电商、汽修、电工等就业技能培训;围绕促进创业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创业指导培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先进制造业、智能建筑、智慧城市建设等新产业培训;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力度。

开展行业企业职工培训。鼓励二级教学单位与企事业合作设立职工培训基地(或特色培训学院)或继续教育基地,扩大培训规模。面向重点产业共同研制培训方案、培训标准、课程标准和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发培训课程资源包,建立培训资源库。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先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立培训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学校不断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完善学校内部组织体系。精简行政机构,科学定岗定编,健全岗位职责,促进组织优化协同高效。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修订学校章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索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审议学校重大问题。

完善理事会制度。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

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运行机制。设立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发展同步。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扩大二级院系管理自主权,发展跨专业教学组织。

(九)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育人能力

21.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重视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上善建道,精技筑邦”的校训,本着导向性、时代性、主体性、职业性、创新性、系统性原则,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建设能够满足师生活动的文化场所,系统建设校园景观设施,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水平,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增强环境育人效果。

完善校史馆。进一步加强校史研究,开展校史资料征集活动,将校史教育更好地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之中。建立学校数据集中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规范数据使用。制定学校《年鉴》编撰标准,提高年鉴资治、存史、服务等价值。

完善师生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教师行为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梳理整顿校内评优项目,完善荣誉评定、违纪处分等制度,规范、激励、引导师生形成正确规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行为。

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精心组织主题鲜明、全方位、系统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创建活动。提升青年志愿者工作能力和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健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学校防范传教和抵制宗教渗透工作机制,建立校内意识形态巡查制度,守好课堂主渠道,严把教材、出版物政治关,加强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办好“建苑讲堂”,组织先进模范人物进校园宣讲。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网络作用,加强对网站、公众号等数字媒体的建设、管理和监督,评选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汇聚网络育人正能量。

进一步提升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树立全面安全观,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等日常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充实安全技术队伍,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引导师生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师生知法用法能力。加强对宿舍、食堂、大型公共场所、校园周边的日常安全管理,加强学生政治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行为管理,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推进智能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十)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22.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交流

加大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力度。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展教师国际视野,制定并实施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通过教师互动、学生互换、学历互认、中资企业顶岗实践等形式,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打造国际品牌。发挥土木建筑、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势,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模式,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

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与国外(境外)院校合作建设“鲁班工坊”,着力促进培训对象和项目多样化,提高培训质量,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和技术技能人才输送责任,推动中资企业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党委对规划中的重大项目进行统筹安排,科学把关,协调支持经费,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选优配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形成职责清晰、同向发力的新局面。要明确规划任务的部门责任,确保改革发展任务落地。要把规划及其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到年度工作要点,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发展改革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推进“对标争先”计划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激发基层党组织的跨部门协调在规划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和共产党员在任务项目实施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建设,汇聚每一位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统战优势。围绕规划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凝聚统战力量,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献计献策,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力量积极参与学校改革创新工作,助力学校发展。

(二)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校经费管理体制。建立重大项目库,健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科学编制年度预算。要推进放管服改革,逐步扩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和经费使用统筹权。

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在保障合理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教学支出、师资队伍建设支出比重,保证重大建设项目的支出。

推进多元化办学。鼓励与合作企业共同出资办专业、办二级学院,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拓宽办学筹资渠道。设立贡献奖。对承接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出色完成建设任务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

(三)建立健全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分级评价体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各项评价政策,以教学诊断与改进为平台,以师德师风、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校企合作水平、学生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建立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并将其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积极参与专业认证,组织实施星级专业评估、卓越专业评估,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

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以师德师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等为重点,开展督导评价并将其结果应用到教师年度考评之中,作为教师职务职级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完善年度报告制度。适时利用好第三方机构开展专项办学绩效评价,实施二级学院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体系。

(四)注重宣传引导

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牢牢把握学校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好用好各种宣传平台,讲好身边故事,常态化开展校园开放。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宣传工作,帮助全体师生了解熟悉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用足用好政策。

加大规划建设成果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介绍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特别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塑造形象的重要作用,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宣传展示活动,提升外宣层次和水平,扎实系统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典型的总结推广工作,树立学校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上一条:【鲁班工坊】我校马来西亚鲁班工坊第一期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